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12-31 9:34
2019年,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式進入下半場,美團與餓了么之間的角力從臺前一直延續到幕后。
早在今年3月,美團創始人兼CEO王興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談到了公司與阿里的恩怨,“劍指”馬云與阿里。作為回應,阿里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通過一封對餓了么團隊的表揚信予以回擊:“在外賣市場上多地份額已經超過50%,徹底引發競爭對手的人身攻擊”。
時隔兩月,雙方再次因為3年前的不正當競爭糾紛而論戰。雖然餓了么被法院判決向美團、客戶及其他消費者致歉,但其仍強調,美團今年同樣在多地因強制商家二選一而被立案調查。強制二選一問題由來已久,更凸顯出雙方的這種暗自較勁。
除了在輿論上的紛爭,今年二者在細分賽道上的業務布局更是緊追不舍,除了大力布局互聯網買菜與物流配送業務,還幫商家做數字化,甚至還涉足為餐廳招人等業務。
在雙方貼身肉搏的背后,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么,都暫時沒辦法甩開對方。業內人士指出,在美團不斷拓寬自身邊界的同時,餓了么則不斷融入阿里生態、走過單點作戰的階段;未來,聯合作戰或許將成為本地生活領域的主流趨勢。
從互聯網買菜到物流配送,美團餓了么針鋒相對
2019年以來,在本地生活的細分賽道上,互聯網買菜與物流配送無疑成了“香餑餑”,美團與餓了么之間的競爭也顯得格外激烈。
2019年春節剛剛結束不久,美團的買菜業務便悄然登陸北京天通苑與北苑兩大居民區,主打為1.5公里之內的社區居民提供“手機買菜”服務。社區買菜這一行業,也靠著低價、高頻、剛需等特點,成為新的流量寶地和風口。
經歷了2018年的單車、網約車以及小象生鮮等摸索,美團曾提出2019年將采取審慎探索的態度。而從美團買菜業務的成長軌跡來看,很難將這塊業務的發展速度與謹慎聯想到一起。
除了采取前置倉模式的美團買菜外,美團于今年4月與7月大幅縮減了小象生鮮的業務范圍,并推出了買菜新業務“菜大全”。后者主打菜場代運營,通過篩選出菜場買手來為用戶提供外賣服務。
反觀餓了么,繼3月宣布建立全新的生鮮開放平臺,并表示要將入駐城市從100個擴展為500個之后,其又于11月孵化了與菜場聯營合作的項目“餓鮮達”。餓了么與美團保持著近乎相近的前進步調,毫不隱藏其想要與美團一較高下的野心。
“最主要的還是吸引那些自己做飯的人群,擴張用戶群體。”業內人士表示。
類似的競爭同樣也反映在物流業務上。今年5月美團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并宣布開放配送平臺。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表示,希望通過美團配送資源的開放,橫向滿足商戶、用戶在更多品類和場景上的即時配送需求,縱向可以共享末端配送資源。
一個月后,餓了么也將物流配送品牌“蜂鳥”獨立。餓了么表示,作為未來物流體系的核心環節之一,本地即時配送必然要升級到具有獨特價值和戰略意義的智能體系。餓了么相關人士告訴藍鯨TMT記者,蜂鳥的獨立同樣也是數字化的一個方向。把即時配送的能力從單向的餓了么品牌的訂單,推向更廣的服務領域。
艾瑞咨詢報告中稱,線上線下融合作為新零售的典型標簽,同時也反映出在新零售供應鏈的建設中物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末端配送環節中對即時物流的需求。在即時物流1.0時代,貨物不經過倉儲和中轉而直接性的端到端送達,且送達時效為兩小時以內的物流服務;但到了2.0時,則需要實時全局調度來匹配實時需求與實時運力。
本地生活戰場擴大,供給側數字化競爭加劇
“餓了么與整個集團的打通用了很長的時間,今年可以看到這些功能都在逐步實現。”前述餓了么人士告訴藍鯨TMT記者,餓了么正將底層數據與淘寶、天貓、支付寶、高德等阿里經濟體打通。雙方間的競爭,正拉入越來越多的參與者。
今年4月,餓了么繼入駐手機淘寶之后,正式接入手機天貓首頁,成為后者十大默認入口之一。9月,餓了么與盒馬實現戰略互通,全國21城超過150家盒馬門店上線餓了么平臺。12月,餓了么旗下餐飲、婚嫁、休閑娛樂等服務類商品集中登陸聚劃算平臺銷售。
表面上來看,這是阿里系平臺之間在流量端口上的打通,但各平臺間越來越模糊的邊界,讓想要挑戰它的競爭對手必須同時考慮來自其他維度的壓力。比如高德地圖同樣在今年開始提供為本地生活商家認證并在地圖上標記的服務。未來用戶是否會再從定位軟件中切換出來,進入餓了么或者大眾點評去看推薦餐飲,以及這是否會改變過去用戶在就餐前通過大眾點評評分來取舍的行為,都值得討論。
除此之外,更不必說在無人配送、即時物流、供給側數字化等其他方面的競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本地生活行業競爭的核心主要圍繞在兩個方面:餐飲行業解決方案在各個垂直品類的深耕能力,以及在非餐領域的延伸能力。除了需要平臺自己打磨功夫外,生態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大。
“未來,餓了么與美團之間比拼的實際上就是各個業務的契合能力。美團有各種事業部,阿里除了餓了么外,本地生活也有其他布局。”分析人士表示。
美團雖然不像阿里面面俱到,但在今年公司的業務卻表現得愈發有競爭力。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中,美團經調整溢利由去年同期的凈虧損24.7億元變為溢利19.4億元。一直在拖后腿的共享單車等業務也迎來轉機,在新業務上毛利由去年同期虧損13億變為凈利11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負37.4%變為正18.7%。
展望未來,對于美團與餓了么而言,無疑將會圍繞供給側數字化進一步發力。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餐飲數字化率處于10%-15%的水平之間,仍然處于低位。然而,本地生活相較于電商更偏向局域網服務。如何幫助商家精準服務好周邊3-5公里的用戶群體,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